全屏显示
《王湾诗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68×137cm 分类:国画
《王维诗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68×137cm 分类:国画
《辛弃疾词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95×179cm 分类:国画
《元稹诗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95×179cm 分类:国画
《欧阳修联句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137×33cm 分类:国画
《七言联句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137×33cm 分类:国画
《苏东坡词一首 隶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100×241cm 分类:国画
《李白词一首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100×243cm 分类:国画
《贺知章诗一首 楷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95×177cm 分类:国画
《****词一首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179×49cmx4 分类:国画
《****诗一首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136×69cm 分类:国画
《杜甫诗一首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68×69cm 分类:国画
《杨慎词一首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68×70cm 分类:国画
《杜牧诗一首 草书》
艺术家:丁申阳 尺寸:34×137cm 分类:国画
《李清照词一首》
艺术家:李静 尺寸:30×63cm 分类:国画
《孟浩然诗一首》
艺术家:李静 尺寸:199×30cm 分类:国画
《苏东坡词一首》
艺术家:李静 尺寸:30×67cm 分类:国画
《苏轼词三首》
艺术家:李静 尺寸:30×28cm 分类:国画
《王安石词一首》
艺术家:李静 尺寸:30×68cm 分类:国画
《王湾诗一首》
艺术家:李静 尺寸:199×30cm 分类:国画
《杜牧诗一首》
艺术家:刘小晴 尺寸:35×130cm 分类:国画
《李白诗一首》
艺术家:刘小晴 尺寸:67×138cm 分类:国画
《陆放翁诗一首》
艺术家:刘小晴 尺寸:138×69cm 分类:国画
《****词一首》
艺术家:刘小晴 尺寸:57×323cm 分类:国画
《陶渊明诗一首》
艺术家:刘小晴 尺寸:8×138cm 分类:国画
《王安石诗一首》
艺术家:刘小晴 尺寸:69×138cm 分类:国画
《春水钓艇》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归嵩山作》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过香积寺》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山水·雪景山水》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山水·秋水霜林》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朱竹》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终南别业》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山水·山亭高士》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江天绚丽图》
艺术家:车鹏飞 分类:国画
《春夏秋冬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69×21cm×4 分类:国画
《柳阴闲棹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134×68cm 分类:国画
《溪山高隐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33×132cm 分类:国画
《赏瀑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20×131cm 分类:国画
《溪山雅集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42×93cm 分类:国画
《溪亭闲坐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46×86cm 分类:国画
《烟江远帆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67×67cm 分类:国画
《红叶飞瀑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67×45cm 分类:国画
《秋瀑图》
艺术家:陈翔 尺寸:46×43cm 分类:国画
《道法自然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225×320cm 分类:国画
《悲欢交集——弘一大师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137×68cm 分类:国画
《横眉冷对——鲁迅先生》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190×95cm 分类:国画
《前进、前进进》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210×200cm 分类:国画
《世说新语系列之一》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48×35cm 分类:国画
《水浒系列之一:小霸王周通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48×35cm 分类:国画
《水浒系列之:小李广花荣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48×35cm 分类:国画
《新疆系列之:刀郎乡三老汉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48×35cm 分类:国画
《新疆系列之:喀什铜器工匠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48×35cm 分类:国画
《艺伎乐园图》
艺术家:丁筱芳 尺寸:137×38cm×4 分类:国画
《山水图》
艺术家:丁一鸣 尺寸:182×98cm 分类:国画
《清谷幽泉图》
艺术家:丁一鸣 尺寸:175×93cm 分类:国画
《春夜宴桃李园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123×150cm 分类:国画
《琵琶行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45×127cm 分类:国画
《云想衣裳花想容》
艺术家:韩敏 尺寸:85×67cm 分类:国画
《黛玉葬花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56×40cm 分类:国画
《西施浣纱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67×39cm 分类:国画
《竹青雀翠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96×55cm 分类:国画
《竹间黄雀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98×68cm 分类:国画
《达摩图(一苇渡江)》
艺术家:韩敏 尺寸:136×68cm 分类:国画
《美人图》
艺术家:韩敏 尺寸:101×52cm 分类:国画
《渔家傲词图》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红原》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共住地球村》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杨宗保与穆桂英》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天路》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野猪林》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拾玉镯》
艺术家:韩硕 尺寸:48×45cm 分类:国画
《那达慕》
艺术家:韩硕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荷鹤图》
艺术家:蒋英坚 尺寸:136×691cm 分类:国画
《山趣图》
艺术家:蒋英坚 尺寸:138×70cm 分类:国画
《清凉世界水晶宫》
艺术家:蒋英坚 尺寸:171×128cm 分类:国画
《荷塘情趣》
艺术家:蒋英坚 尺寸:241×120cm 分类:国画
《竹林锦鸡图》
艺术家:蒋英坚 尺寸:69×97cm 分类:国画
《春山绿水之一》
艺术家:冷宏 尺寸:94×76cm 分类:国画
《春山绿水之二》
艺术家:冷宏 尺寸:90×59cm 分类:国画
《春山绿水之三》
艺术家:冷宏 尺寸:59×90cm 分类:国画
《姑苏行》
艺术家:冷宏 尺寸:210×480cm 分类:国画
《战地黄花分外香》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137×47cm 分类:国画
《秋牧图》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67×139cm 分类:国画
《江南春色图》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82×151cm 分类:国画
《春风无语日初高》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老牛耕罷南山雨》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68×67cm 分类:国画
《黑山远去是故乡》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69×69cm 分类:国画
《陶渊明归去来辞意图》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68×67cm 分类:国画
《春风好时节》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178×48cm 分类:国画
《牡丹花开大地春》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139×34cm 分类:国画
《荷塘清夏》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139×34cm 分类:国画
《秋菊图》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139×34cm 分类:国画
《梅花香自苦寒来》
艺术家:林曦明 尺寸:139×34cm 分类:国画
《喀什阳光之一》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136×136cm 分类:国画
《金陵十二钗之黛玉埋香》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76×135cm 分类:国画
《金陵十二钗之可卿春梦图》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76×135cm 分类:国画
《金陵十二钗之妙玉悟禅图》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76×135cm 分类:国画
《金陵十二钗之熙凤执事图》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76×135cm 分类:国画
《花间(一)》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133×138cm 分类:国画
《花间(二)》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133×138cm 分类:国画
《金陵十二钗之湘云醉梦图》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76×135cm 分类:国画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题匾图》
艺术家:马小娟 尺寸:76×135cm 分类:国画
《清风之一》
艺术家:马小娟 分类:国画
《忆江南》
艺术家:万芾 尺寸:103×199cm 分类:国画
《晨曦》
艺术家:万芾 尺寸:48×180cm 分类:国画
《梧桐秋色》三联屏
艺术家:万芾 尺寸:134×60cm×3 分类:国画
《湿地》三联屏
艺术家:万芾 尺寸:136×60cm×3 分类:国画
《鹡鸰紫韵》三联屏
艺术家:万芾 尺寸:136×61cm×3 分类:国画
《秋光》三联屏
艺术家:万芾 尺寸:135×61cm×3 分类:国画
《清莲(一)》
艺术家:万芾 尺寸:46×48cm 分类:国画
《清莲(二)》
艺术家:万芾 尺寸:45×46cm 分类:国画
《市.影》
艺术家:万芾 尺寸:198.5×308cm 分类:国画
《盛夏》三联图
艺术家:万芾 尺寸:180×134cm 分类:国画
《欧洲写生》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49×49cm 分类:国画
《登观》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论道》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禅寺松声》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印象甘南》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96×180cm 分类:国画
《苍魂黄洋界》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240×144cm 分类:国画
《秋韵太行魂》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251×145cm 分类:国画
《雲起太华山-苍松见雄姿》
艺术家:汪家芳 尺寸:192×303cm 分类:国画
《辋川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104×405cm 分类:国画
《幽壑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91×49cm 分类:国画
《摩诘诗意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91×49cm 分类:国画
《松声夜月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91×49cm 分类:国画
《明人诗意图(一)》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91×49cm 分类:国画
《明人诗意图(二)》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91×49cm 分类:国画
《清湘诗意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75×145cm 分类:国画
《清人诗意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67×69cm 分类:国画
《夏山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67×69cm 分类:国画
《烟江叠嶂图》
艺术家:萧海春 尺寸:178×94cm 分类:国画
《沙家浜》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190×500cm 分类:国画
《春江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69×69cm 分类:国画
《哭像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68×69cm 分类:国画
《长生殿埋玉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69×69cm 分类:国画
《长生殿醉酒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69×69cm 分类:国画
《绿荫深处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48×90cm 分类:国画
《水光潋滟晴方好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48×90cm 分类:国画
《水乡小夜曲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48×90cm 分类:国画
《香风留美人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69×69cm 分类:国画
《瑞雪纷华图》
艺术家:杨正新 尺寸:48×90cm 分类:国画
《练功房》
艺术家:张培成 尺寸:135×135cm 分类:国画
《地下铁》
艺术家:张培成 尺寸:152×166cm 分类:国画
《女学生》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80×97cm 分类:国画
《哈雷王子》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77×94cm 分类:国画
《画室》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24×248cm 分类:国画
《哈雷公主》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77×94cm 分类:国画
《人象》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80×96cm 分类:国画
《武松打虎》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68×68cm 分类:国画
《秋江》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69×69cm 分类:国画
《茫然》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15×69cm 分类:国画
《秋景》
艺术家:张培础 尺寸:115×66cm 分类:国画
《互补系列二》
艺术家:周长江 尺寸:280×160cm 分类:国画
《戏墨戏二》
艺术家:周长江 尺寸:139×35cm×6 分类:国画
《戏墨戏三》
艺术家:周长江 尺寸:70×70cm 分类:国画
《互补系列一》
艺术家:周长江 尺寸:65×91cm 分类:国画
《戏墨戏四》
艺术家:周长江 尺寸:70×139cm×2 分类:国画
《峰横紫烟》
艺术家:朱敏 尺寸:247×186cm 分类:国画
《幽谷峰翠》
艺术家:朱敏 尺寸:245×122cm 分类:国画
《晚遇》
艺术家:朱敏 尺寸:245×122cm 分类:国画
《李白词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95×179cm 分类:国画
《李白诗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68×138cm 分类:国画
《李鸿章 联句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179×31cm 分类:国画
《梁任公集唐宋名家联句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179×31cm 分类:国画
《****词一首 行书》
艺术家:戴小京 尺寸:95×180cm 分类:国画
《松云秋色图》
艺术家:蔡天雄 分类:国画
《半陂丹柿满陂香》
艺术家:陈琪 分类:国画
《戏·墨·戏》
艺术家:周长江 分类:国画
《锦帷初卷图》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小青绿山水》
艺术家:蔡天雄 分类:国画
《庙堂之高山野之气》
艺术家:陈琪 分类:国画
《戏·墨·戏》
艺术家:周长江 分类:国画
《春风得意》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一湖秋色图》
艺术家:蔡天雄 分类:国画
《点点秋雨入帘青》
艺术家:陈琪 分类:国画
《戏·墨·戏》
艺术家:周长江 分类:国画
《林泉访友图》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江山平遂入深秋》
艺术家:蔡天雄 分类:国画
《花果四屏条·大》
艺术家:陈琪 分类:国画
《深秋图》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湖上泛舟图》
艺术家:蔡天雄 分类:国画
《梅花》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雁荡山居图》
艺术家:蔡天雄 分类:国画
《花鸟图》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花影书声图》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竹林栖禽》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秋意深深》
艺术家:陈佩秋 分类:国画
作品描述:
整篇书法质而不野,不激不厉,隽秀中带风骨,刚柔相济。其章法大小肥瘦相宜,参差错落有序,诗与字遥应承接,以诗衬字,相辅相成,写得好似随意自如,却匠心独运,给人以和谐优美之感。“潮”字字形清劲飞动,藏锋处锋芒微露,露锋处亦显含蓄,下笔处有圆有方,收笔处有正有侧,神采显现,生机勃勃。“乡”字虚实疏密,擒纵收放,浓淡相宜,笔起中锋,转锋顺畅流利,收笔墨枯未枯,行云流水的痕迹中又透露出淡淡的忧愁,欣赏者可从中体会诗中的壮美风景与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感,可谓之妙也。
作品描述:
戴小京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典雅、淡然的气息,这与他自幼开始习字、学诗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深厚的学问、修养使他的书法更胜一筹。全篇看来,即有一气呵成的豪气,又有空灵飘渺的老庄道家之玄,字本身更多的是气韵上的连脉贯通,而非生硬的笔触相接。就此书法作品《辋川闲居赠裴迪》中“醉”一字,一气呵成,骨力遒劲,结体严紧,狂放中又带有严谨,粗细节奏把控恰到好处。“风”字起笔淡墨,运笔速度较快,稍加停顿后构成如房梁一般的框架,字中有粗有细,相互配合形成书法家独有的特色,不得不说,生花妙笔,深图远虑出一个朗朗乾坤。
作品描述:
此篇作品笔力遒劲,依势而化,因行而变,或长或短,险绝有致,形态多姿,不拘泥于规整平滑,而是有刚有柔,有骨有肉,线条以中锋为主,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笔墨控制恰如其分,虚实相间,全篇笔力雄健,沉郁错落。“战”字左侧浓墨重笔,笔锋锐利强劲,气势磅礴,右侧提笔收敛,淡墨抒发,险峻挺拔,粗细结合可谓相辅相成。“醉”字运笔流畅,丝丝相扣,随意中笔触刚劲有力,贯气而下,风骨立显,姿态灵动优美。整篇作品极具观赏价值。
作品描述:
纵观这篇作品,内容新颖独特,以宝塔形式来排列诗歌,表达茶的形态、公用和人们对其喜爱之情。书法家选取此种素材进行创作,颇具趣味。全篇行笔流畅,气韵天成,中锋矗立,连贯始终。“嫩”字虽字形偏大,但左中右位置和谐,笔画鲜活,起笔轻提,落笔劲道,由细到粗,又由粗到细,中部向左下取势,如万岁枯藤,势如引弩发箭;右部收敛锋芒,如高山坠石,利落收尾,让人意犹未尽。率意的笔法,创造出神采奕奕的意境,风神雅秀,姿态横生,与文意交相呼应。
作品描述:
此篇行书大小相间,善于改造笔画形态,变直为弧,减少方折顿挫,显得更加流动。字中的笔画变多为少,连写相邻笔画,有的字一笔便可写成,简洁明快。整体呈“放纵体势”,行书单字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边”与“二”即为典型。“和谐”是谋篇布局的整体要求,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书写中有笔毫的使转,运动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江”字的点画以露锋入纸,多处用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作品描述:
行笔时不停顿,落纸时不刻板,转笔时轻,粗笔时重按,“春”、“落”等字裹锋逆入,起笔形成纤丝,收笔向上翻挑与次笔画呼应,取势快,笔意生动活泼。“莺”字表现力丰富,体态多变,姿态优美。善用一横或者一竖代替整个偏旁,结体流丽,书写便捷,动感鲜明,易于辨识,笔画形态自然活泼,间架结构变化灵动。“燕”字裹锋左下按,顿而围转提笔向右上方回锋收笔,点画的“形”与“势”,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浑然天成。
作品描述:
书法家采用独特的隶书来表达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荡气回肠与字体的独树一帜碰撞出独特的火花。他擅长以点代横,所以看似字中被截断,实则是在用虚写的手法,如“月”、“神”、“年”等字中间的部分。总观全局,单字结构平整,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连贯起来产生节奏感。但其中却又长短不合度,将“了”、“多”等字的笔画伸长,处理成弹弓状,稍有弯曲,突破常规的隶书形式,行体上更加优美,疏密均衡,错综变化,形象自然,在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作品描述:
丁申阳的草书是独步天下,杂乱无章也能在他的手中变得赏心悦目,此篇《将进酒》可谓是做到尽善尽美了。字如心态,挥洒从容,肆意畅快,如行云流水般婉转流畅、起伏自然、跌宕盘旋的线。此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相连,形成“连缀”,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游丝牵引,注重大小变化,欹正呼应,用墨的深浅表现虚实对比,由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他把书写根植于思考,在想象后才提笔写字,落笔不停,直至墨几近枯竭,所以整篇草书不像书法,却像一幅工笔精致的画,正应了“字是画出来的,画是写出来”这句话。
作品描述:
这篇楷书中充满了工笔情趣又不无白描的洗练清水,外形上上下对齐,错落有致,构成了横竖、正斜、纵横、转折等真书基本特点,硬直而刚,软曲而柔,丰厚而腴,纤细而秀,圆润而温文,每一笔画的完成都分起、行、收三步,“绿”、“丝”、“绦”三字皆有绞丝旁,但书法家却做了不同的处理,同样的笔画配合,但容貌和体态不一样,笔或提或按,或行或止,一个字有一个字的节奏,形态美从笔画、间架、布局中可以看出,连续的变换和墨色的浓淡使楷书书法突破规整,让平板的楷书变得新鲜,更有神韵。
作品描述:
书中有刚柔并济,“地”字为刚力代表,如铁画银钩但用力在柔,“廓”字为柔力代表,行云流水,细细流淌。整体节奏是连贯的,一鼓作气而成,用墨精当,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恰逢空白处豁然爽朗,留白处有宽有窄,有时从字中留白,有时用伸缩笔画来留白,宽处给人以突然爽朗之感。书法家善于笔中传情,用墨生趣,犹如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协调,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打击力;故意拙笔,用笔略慢,实则是表达谦逊,不露声色,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用这种方式写出墨趣,也流露出书法家提笔写字的心境。
作品描述:
丁申阳用不拘于桎梏、坚硬不拔的草书来叙说《卜算子•咏梅》,意在表现梅在冬日里的傲气。丁氏的这篇草书有王羲之草书中雍容平和、雅逸潇洒之感,见之如入虚无缥缈之境,心绪归于平静,而这种效果的产生是通过墨的浓淡处理产生的。线条刚柔并济,用内涵劲力让线条轻重徐疾,结字总是上欹下侧,左欹右侧,运笔速度有快有慢,或厚重凝练,或柔润遒劲,都能体现出“力”的美。而线条之美在于字的形态和质地,高低起伏,动荡起来的字“活”过来了,而活过来的字正是书法家情感的注入。从第一个字“风”的起笔开始,就开启了一幅画作,“一字千字,准绳于画”,线条连绵不断,流畅飞舞,动感十足而又不显得空泛。
作品描述:
丁申阳这篇行草略带拙重感,更多的是重以取稳,厚实而有质感。其中,“孙”、“冻”等字善用中锋,以“圆”笔为基础,将字写出立体感,无始无终,无中无偏,线条流畅,最为柔顺,又最为坚硬,弯钩之处的圆润是书法家故意为之,是无处不在、无穷无尽的意思。书中减去了他以往草书中连绵大草用笔缭绕之感,线条也没有跳跃得令人眼花缭乱,但在横竖画的处理上却是信手万变,变幻莫测,如书中多处出现走字旁,但前后线条做“浪”处理,有的左侧愈发陡峭,有的在尾处重墨点睛,有的明续暗断,墨尽处有针尖、有雁尾。
作品描述:
书中字形变化繁多,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书法家善于分析字的结构特点,再将上下两字首尾相连。全篇缓前急后,前面浓墨重笔,结尾枯笔横生,字体形式,壮如龙蛇,其中多有互相勾连不断者,如“浪花淘尽英雄”的“花”与“淘”字,棱侧起伏,其中多处在空中摇掷笔作点,可变空间极大。草书中夹杂着古篆隶用笔,避免了用笔的浮躁,注重点画在使转中起伏震动,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俯仰观之,状似连珠,抑左扬右,望之若欹,收笔和起笔的墨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藏锋到显锋,书法家从平和的心情到肆意盎然之情跃然纸上。
作品描述:
观此草书,纵任奔逸,赴速急救,“云”、“处”、“停”、“花”等字省略笔画,变繁为简,尤其是“花”字,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部首,具有符号化特征。“枫林”是字与字、笔划与笔划之间相互连带呼应的典型,线条千奇百怪,变化莫测。“斜”字一字横行于纸间,是书法家擅长的横向草书的安排方法,“斜”字呈丝状的曲线多变,如龙飞舞,一笔多有藏锋,笔力遒劲,富有弹性,常常被置于整幅作品右端。由此观之,整体粗细相间,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触人心目,引人遐思。
作品描述:
李静先生的草书作品书写的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该词描绘的海天相接的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而先生的用笔亦是天纵自然、娟巧灵动。
这幅字运笔大气,无论俯仰伸缩,皆错落有致。如“语”字,墨气浓郁,运用圆笔笔法,牵丝引带皆成趣味。再观整体的章法,布局严谨,章法纵横驰骋,刚劲挺拔。“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整幅字中,各行讲究黑白分布。黑处实白处虚,各安其位又和谐统一。
作品描述:
李静先生的这幅草书作品再现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笔画粗细适宜,行笔潇洒自如,显得典雅优美。
李静先生多用连笔,字与字之间皆有联系,使整幅作品显得随性自然,飘逸灵动。浓淡干湿错落有致,赏心悦目。李先生重视点画的起承转合,体现出飘扬的意味。如“开”字,不仅点画精到,而且和谐优美,有趣味、有神态,显得灵动。字里行间再现了诗中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显示出清新隽永的意境。
作品描述:
李静先生的这幅狂草作品源自苏轼的《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下笔流锦连绵,飘逸俊秀。
整幅作品章法讲究,布局精当;干湿、浓淡、轻重、缓急错落有致;黑白疏密相间,字形大小变化多端。尤其中间部分,先生随意挥洒,大笔纵横,更能表现出词表达出的浪漫瑰丽之感。观“半”字,几乎占了四个字的大小,一笔而就肆意而成,牵丝引带之间显现墨气淋漓。既承袭了传统书法的精华,又富有创新精神,浑然天成、风骨俊爽。
作品描述:
李静先生的这幅行书作品包含苏轼的两首词,一首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另一首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独具匠心、旗树一帜,中间窄两边宽的格局新颖,两边在对称格局中追求不对称,从而达到独特的艺术之美。
观其整幅作品,线条刚劲而有张力,行笔快捷,骨力内涵,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秀丽。如“舞”字,字体之间的间隙安排得当,看似随意的笔法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作品描述:
李静先生的这幅草书作品采用的是扇形排版布局,造型新颖、赏心悦目,增加了观赏感。整幅作品线条纤细,几乎着淡墨,显得整幅作品清远淡雅。观“惜”字,在大量运用淡墨和绞笔的此幅作品中,该字却运用了浓墨和翻笔,一方面起到中和整幅作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整幅字增加了更丰富多样的元素。行与行之间结构的松与紧,字体结构的正与倚,线条的长与短等一对对书写的矛盾体,先生拿捏地恰到好处,运用自如。
作品描述:
李静先生的这幅草书书法作品书写的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行笔流畅纯熟,笔法飘逸自然。
李先生的用笔由严谨到激昂,由平淡到飘逸,越往后越彰显先生行笔随性自然,更加丰富的笔法变化,蕴含独特的奇致墨韵。如”水“字,”水“字承接了上下两个字,而连笔的运用跳脱了本来的字体结构,却赋予了其动感,更具有动态美。诗词本身描绘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通过变化多端的笔法得以表现。
作品描述:
刘小晴这幅字卷从右至左在整体中各个部分在形式上既有着差异性,又保持着共同性。这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乱中见整,整中有乱的基本法则亦被广泛地运用在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之中。其中“啼”字写的潇洒诗意,口字旁以枯笔一笔带过,而主体“帝”勾丝连线犹如舞蹈一般轻盈又如武术一样苍劲有力,最后悬针竖拉长同时用枯,不仅与口子旁首尾相应,更与使整个字看起来清新脱俗。“郭”字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秀丽颀长、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作品描述:
学书法,一定要研究“气”。首先是笔势,是点画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行气,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刘小晴老师这幅书法对这一点的体现也是淋漓尽致,用笔的轻重徐疾,点画的曲直藏露,行气的伸缩疏密,都达到了最佳状态。此幅作品行距较宽,字距紧要,排列组合节奏明了,节数间有清闲微露,书法家深图远虑,创作了然于胸,一气呵成。“夹”“明”二字之间的关系尤为巧妙,挥毫落笔如云烟,字形如游龙飞腾,轻盈灵动,别开生面。“老”字同样也是字形别具意象,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此作品虽书法用笔,结构经营却是从平面设计而来,取形巧妙,别具匠心。
作品描述:
书法家这幅书法优美的形式不仅能给人以形象的美感,而且还起着一种诱发性的导游作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表现出行书的形质之美。其中“笑”字写得大气势足,寥寥数笔,用迅疾道劲的笔势,形成简约苍劲的笔迹,似瘦弱而实腴,体现沉着痛快的气势和古拙老辣的笔意。“村”字“这个一竖画,像万年枯藤一样苍劲雄强,行云流水,笔走龙蛇,有了这一竖,也为全篇字幅增添了一份活力和灵动,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作品描述:
这是一幅行草作品,该书法家这篇行草张扬恣意,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书中字形变化繁多,如“国”字,“汉”字气势不断,变化不断。其中“莽”字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龙蛇竞走、磨穿铁砚。全篇字体形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壮如龙蛇,互相勾连不断,其中多处在空中摇掷笔作点,可变空间极大。
作品描述:
纵观此篇,刘小晴老师初书时湿墨饱满,字形大小相对,再书时干墨刚劲,中锋重按轻提表现其粗细对比,末书时点画连贯,参差交错,节奏明了。 “中”字被书法家简化,书写出了独特的风格,其中一竖画如剑气锋芒,长虹贯日,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阔。“已忘言”三字收尾,简洁肆意,似乎为笔尖点写,实则为深思熟虑,用墨饱满,运笔利落,势如破竹,点画清晰,停笔顿挫,结尾点睛之笔,使其如音符跳跃纸上,灵动中透露着高洁的情怀,灵动潇洒。
作品描述:
刘小晴老师说,研究结构和章法,真正好的字是讲究姿态、呼应的,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所有的形态的变化,都必须在笔势的管束之下,并且要合乎自然状态,不要矫揉造作。这幅书法便印证了这个特点,整体虽狂,但狂的自然和谐。书法家用墨从浓到浅,如丝带自上而下轻柔地飘过,“弦”的转折之处用笔锋相连,线条异常丰富,笔中巧似如发,笔墨似风中柳条。另外“斫”字别具一格,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仿佛龙飞腾,蛇游动,浑然天成。
作品描述:
这是一幅春景小品图,作品展现的春花红烂漫,春水绿如蓝、高士坐小艇、悠然湖上钓。用色大胆,以“米点红”的树叶染出春的浪漫,湖水岛礁中的山石用写意笔法的干、湿两墨笔,绘出了水中礁石,波光粼粼的湖水用淡淡的绿,以湿笔渲染而成。画家用简练的笔墨,绘出了春色的浪漫,显示了车鹏飞先生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作品描述: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诗描写的是辞官归隐途中所见,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为准确表达诗意,画家用居高临下的全景,以浓墨渲擦出大山的轮廓,满山遍红,山径小路上马车停在路边 辞官者叹息。用米点、渲擦、渲染、大写意等技法由浅入深地再现了归隐图中的美景。
作品描述: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叠嶂的群山,大山的轮廓用浓浓的艳墨画擦,整幅画的设色以黑偏灰为主,给人幽静之感,只看见水流顺着坑坑洼洼而下,不见山路,高入云端的香积寺 藏于数十里外的深山中,车先生以设色的擦、渲、点、皴、染技法使所绘之物有种流动起来的美感。
作品描述:
“山气寂已晦 川寒敛如夕”,千山万峰笼罩在白雪皑皑中,雪中的山脉已无往日的万千气象,纯洁单一,山间果树树叶落尽,只存挂满红果的树林,挺立着;山上的草亭中,一位高士坐观雪景,别有一番雅趣。纵观画作,画家巧妙利用留白表现大雪之后的景色,尤其是果树被大雪压枝的形态,展现得惟妙惟肖,画家用写意的笔触描绘了远处雪山连绵的美景,正应了画中元人张羽的那句诗:“沉沉绿树多 隐隐千峰出”。
作品描述:
一湖秋水“染”红了山上的红叶,一位高士放艇湖上,怡然垂钓。画作以红为主色,近处的树林,远处的山岗,可谓层林尽染,透出了晚秋醉人的美景。车先生的笔墨功夫,在陆俨少的基础上又融入自己的写意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车先生的山川,以写意与墨色渲染为主。这幅作品中,每块山石均用墨色渲染,然再留些白“点”出小草,这种绘技使山石增添了富有层次的立体感。
作品描述:
朱砂是矿物颜料,在宣纸上设色,没有墨的灵性,可分出多层次韵味,画家对朱砂习性已有所掌控。竹杆、竹叶画得富有动感,瞧,右边竹枝被大风吹弯了腰,似在来回摆动,其它几枝也是随风舞动,竹叶沙沙作响,四支破土而出的竹笋,几乎占据了全图。苏轼《竹阁》和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咏竹》,以补白的方式使诗画一体,相映生辉,抒怀了中国文人对竹子的一片深情。
作品描述:
诗中寻古意,画上开新境是作者的一大特点。书法笔力强健,运笔自如,画中对苍翠欲滴的松柏、飞流直下的瀑布、宽阔平坦的草地等物象线条勾勒和结构方式,充分体现出物象的体量感,都刻画出了退隐山间的幽静旷达,有着精致的笔墨和古朴的意境,给为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了清新的感受,作者将诗人王维在退隐之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表现的惟妙惟肖。
作品描述:
艳丽的青金石蓝,染抹出深山的高大气势,此作品用“美色”勾住了观者的眼球,纵贯整幅作品,可谓山川秀丽、气势宏大,给观者一种山外有山 大山叠压的艺术感受,而从山顶汩汩流淌的山泉,留白后再用铁线细细的绘出弯曲山逶迤,使画作雄浑秀丽,而高顶草庐中,一位高士坐观山景,仿佛已融入到了大自然,正所谓:得山水清气,集天地大观。山亭高士图,设色大胆出奇,用笔细腻生动,意境崇古倡新,是一幅山水佳作。
作品描述:
本作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笔墨及章法进行创作,红粉色的画面处理展现出江南山水怡然的意境,画面中几位画中人或坐卧听泉、或扶石观景、品茗吟诗、对栾和曲,俨然是世外桃源的景象。作品用墨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施色浓淡相宜,精雅出尘,构图严谨、章法规整。本件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情感与古意相通,体现了人类永恒理想高度的契合,是较为典型的表达了车鹏飞审美诉求的佳作。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冷宏所作的此幅春山绿水独具新意,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草木烂漫的景象。作品笔触简拙却仍有阴暗变化;构图为典型国画结构但却采用了大道至简的表现形式,师古人而得造化;在展现现代风采的同时挖掘意境;房屋用简单墨线画出其轮廓,顿挫转折之间凸显其立体感与结构变化;赋色鲜艳、缤纷烂漫,与春色交融;近景及岸边的刻画通过墨色的渐变表现其连绵,同时也是对村落人家的扩写。流露出春天勃发的生命力与温暖的格调。
作品描述:
冷宏所作此画打破传统,虽为国画却有油画之姿。画作塑造出春山绿水相依相生的情境。作品富有拙趣,对建筑的简单线描勾出轮廓,具有西式绘画之感;颜色把握精准,扑面而来的色彩颇具感染力、使人愉悦;构图体现传统意境,上下错落;层叠有致的建筑隐入仅用墨色勾画便显神韵的古树之中,是抽象与意境的完美结合。大道至简,笔墨格调清新秀润,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构建中体现诗情画意。流露出万物齐发,和谐相生的自然品格。
作品描述:
冷宏的这副春山绿水色彩清新温润,造型生动。画中水波不兴、烟笼渺茫,几艘小船和长亭与岸上参差却有致的建筑呼应,具有生气。作品构图颇具意境、以点概面,通过水边一隅便将草青水澈的烂漫春景展现出来;墨色中轻重缓急、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则体现出块面感与阴暗变化;笔触简洁却不简单,远景朦胧近景清晰,虚实相生的水墨变化体现出清淡的韵律,高迈行云、雅俗共赏。中西结合的画法流露出作者河山大好的欣然喜爱之情。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此幅"战地黄花分外香"是林老师92岁时所作,他用苍健的浓墨写巨石,使之极具张力,用富于装饰性的笔墨写菊花,用墨笔兄写枝叶,整个画面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作品描述:
此幅“秋牧图”是林老师的早年之作,近景的岸堤上,一排秋意盎然的红树,笔墨洒脱,几头在田埂上的耕牛,用浓墨勾勒,笔墨淋漓厚重,远山则用极富写意的手法用淡墨来表现,赋以花青色,更远之山用花青,使人感觉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江上有一鱼艇,数只鱼鹰在艇上在江中或捕鱼或戏耍,艇上站有一女子,岸堤边,数条鱼艇泊在那儿,鱼鹰停在岸上,停在艇上,整个画面有动有静,给人带来满满的秋意,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作品描述:
这幅“江南春色图”是林老师画作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近景河堤上的一排桃树,用浓墨写树干树枝,用粉色点染桃花,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觉,中景用淡墨写帆船和飞鸟,远景则用大笔浓墨写之,给人以深远之感。林老师作画用笔极其大胆,爽快,画面的黑白灰对比强烈,用笔用墨用色均有独到之处。
作品描述:
山石,小鸟,野草是林老师特别的所爱,曾多次作画写之,此幅方构图“春风无语日初高”的画作,作者用极具装饰感的线条写巨石,巨石旁用淡墨勾勒,施以淡淡的草绿色,巨石上 栖着两只水墨小鸟,使整个画面层次井然又浑然一体,给我们以春意盎然的感觉,透过笔墨可见林老师宁静的心绪。
作品描述:
《老牛耕罢南山雨》表现的是山乡的宁静,清新,淡雅,悠远之美。两头老牛在河水里享受着劳作后的悠闲,泛绿的远山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使观者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
作品描述:
此幅“黑山远去是故乡”,画的是浙南山水,却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近景的河堤,中景的帆船,远景的大山,恣意涂抹,用笔洒脱,使画面极具张力。画面中的飞鸟,帆船上的船夫给人有一种顽强生命力的感觉,给观者有勇敢向前奋发向上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描述:
此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陶渊明诗意图,充分显示其深厚的笔墨功底,近景以浓墨勾勒两棵大树,用稍淡的墨色勾勒错落有致的民居,背景则是用淡墨写虚虚的远山,整个画面水墨交融,浑然一体,山中数只飞鸟,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虽用笔寥寥但画面却异常饱满,富有诗意,足见作者构思之巧妙。
作品描述:
牛是林老师经常画的一种动物,他生在农村,对民间艺术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且长期从事泥塑,漆画,描金和剪纸,所以林老师所画的牛颇有自己的味道。此幅“春日好时节,雨细柳叶轻”讲究用笔,六头憨态可鞠的耕牛,行走在柳树下,型态各异,所画的牛颇有剪纸的味道,笔墨简约,行笔老辣,背景的柳树及枝叶亦非常简略。
作品描述:
此幅“牡丹花开大地春”之作,林老师用粉色画了两棵盛开的牡丹花及两棵待开的花苞,用浓墨写枝叶,用笔潇洒松灵,表现出牡丹花的一种雍容华贵之气,延着左侧的竪式题款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构图更加饱满。
作品描述:
此幅荷塘消夏图是以清淡取胜的佳作。画图中上下两组荷叶均用浓墨,淡墨画前后荷叶,中间间以粉色的荷花,两组叶花结构不同富于变化,荷叶用笔爽快清新,给人以清逸别致之感,底部又画了三枝一组的菱叶,使画面更加丰富且有变化。
作品描述:
此幅“秋菊图”,林老师在画面的左侧用浓墨勾勒巨石,施以草绿色,近景用淡墨勾勒菊花,施以淡粉色,淡黄色,用重墨写枝叶,使菊花在画面上更加突显,巨石之上,栖着两个用写意手法绘制的小鸟,给人以庭院菊花自开的闲散心境。
作品描述:
“梅花香自苦寒来”此幅作品,林老师用极简的笔法画巨石,用笔霸悍,施以淡淡的赭色,接着用极富张力的用笔写出梅花的老干,枝叶,此株老干坚如石凿,枝如铁铸,透出一股倔强之气,而用曙红画梅花,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万芾老师拆散了传统花鸟画的折枝架式,营造了一个带有一定秩序的花鸟世界。在这件作品中,花卉被重新组合,构成一组组具有相对独立,又相互之间有关联的群体,色调温暖和煦、甜蜜静宜,是万芾老师非常具有代表性风格的作品。
作品描述:
万芾老师的这件作品糅合了平面构成的因素。画面光影朦胧交错,仿佛过滤了市声的喧嚣。透出西风的熏染。用色清雅;画面氛围的晕染和层次分明的空间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喜与淡淡的愁。
作品描述:
本件作品黄绿色的色调有着传统工笔花鸟画形态的重新构筑,洋溢着清新纯美的气息。弥漫在画面上的淡淡雾气,万芾老师在这件三联作品上营造的幽谧静美与自然祥和的意境展现出独到的功力。朦朦胧胧地给人以温馨、静谧和某种神秘之感,令人陶醉。
作品描述:
这件作品前置花草的线性构成、衬以块面形成对比,点染与勾勒渲染相互呼应对比,万芾老师用调性单纯的黑、白、灰处理,使画面更显空灵,意境由宁静转为纯净。体现了当代人审美情趣下的画风。
作品描述:
繁花在云霞中静静绽放,枝叶在月光下自由缠绵,神态安然的莺雀在花香树影中驻足、踱步、鸣唱、飞翔……面对这样的画面,感觉到的是大自然的优美灵动和宁静祥和。而这富有诗意的美好,来源正是万芾老师的传统绘画的滋养与时代气息的润泽。
作品描述:
这是一副工笔花鸟与水墨抽象的城市、自然和谐地相处的作品,传统的点墨法,集点成面,隐隐约约地显出抽象几何图形的虚幻空间,,万芾老师这件作品采用了对生宣作了熟化处理,两者的融合浑然一体,体现了水雾缭绕、鸟语花香的理想空间。
作品描述:
荷花、水草舒展柔美,鸟儿栖息其中,作品色彩艳丽而不失恬淡,万芾老师在研习两宋时期工笔花鸟造诣深厚,在这件作品在体现古雅气息的同时其似真非真,似虚非虚的特点有着明显的艺术家个人风格。
作品描述: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李白的这首诗仿佛是这件作品的旁白,万芾老师这件作品生动典雅的造型、青褐滋润的色调。展现了万老师独到的绘画功底,同时,渗透出作者在画面以外的文化思考。
作品描述:
万芾老师吸取了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构成主义,这件作品在画面上借用了传统的点墨法,集点成面,使得这些大小不一、横竖各异的矩形块面泛起粼粼波光,犹如建筑物的水中倒影,闪烁着城市的光影,而画面中小鸟的造型仍旧遵循传统的工笔技法:勾勒、平罩、渲染……这是万芾老师近阶段创作的面貌,也是万老师在艺术中不断探索的成果。
作品描述:
荷花、小鸟、草色雾娆,既有着传统工笔画中线条、造型、晕染与章法,又在构图、用色、节奏等方面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万芾老师的这件作品纯净而斑斓,多维而抒情。梦幻般的光影把人引入空灵婉约的诗境,体现出她对传统工笔花鸟画形态的重新构筑。
作品描述:
《欧洲写生》这幅画在技法上借鉴了西画的光影之美,加上用山水笔法来呈现梯形的石阶和两边斜坡的斑驳苍茫的质感,使得整幅画既明亮又厚重,很好地表现了小镇既悠久又现代的风貌特征。
作品描述:
这幅画主色调是红色,在山水画中非常少见。此画构图突出了形似几何形的结构式叠加与错位,使之更富整体性,更具形式意味。画上题篆书“澄观”二字。“澄观”者,“澄怀观道”也。“澄怀观道”是六朝山水画家宗炳语,宗炳一生"栖丘饮壑,三十余年",好山水、爱远游,归来将所见景物绘于壁上,卧以游之,谓"澄怀观道",自赞其至美、至乐之境。
作品描述:
这幅画也是汪家芳探索山水画新形式的新作,此画突出了形似几何形的结构式叠加与错位,使之更富整体性。画上题篆书“乐道”二字。古人将道、业与 “乐” 字联系在一起的说法颇多,但 “乐道” 之说为人所重,是因将乐字作乐于或喜爱解,将那道字作名词解,体现了主体于其所事容体之心态。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画中二位高士,坐在山中小阁,面对淙淙流泉,坐而论道,沉浸在山水之乐之中。
作品描述:
《禅寺松声》描绘的是:层层山峦,阵阵松涛,一座禅寺坐落其中。这幅作品突出了形似几何形的结构式叠加与错位,使之更富整体性,更具形式意味。尽管在笔墨上依然来自传统,但由于内在结构与精神意蕴的改变,画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品描述:
这幅作品画的是甘南的美丽景色。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甘肃省辖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被美国最具权威的旅游杂志《视野》、《探险》评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此画名为印象,远看果然满目青绿,郁郁葱葱。而近看,大块泼彩之上又有细笔勾勒,建筑、山路清晰可见。粗放与精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作品描述:
黄洋界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海拔1343米,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修建的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幅画以直画面满构图,描绘了黄洋界雄伟险峻的山势,峰峦峻拔,气象万千,体现了****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诗意。
作品描述:
太行山麓险峻,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此地烽火连天,干戈不息,而太行山却始终巍然屹立,静看风云变幻。画这幅画时,画家用墨浓淡疏密相间,苍茫明秀兼备,因此画面既凝重又灵秀;在用色方面,画家在画面轻轻敷上一层明亮而充满朝气的浅橙色,因此山色厚重而不呆板,古朴而不沉闷;在构图上也有创新,视觉上就有了现代感。画面有气势,又有了内在精神,画的现代精神,也就是创新感表现出来了。画上题诗一首:秋韵太行悠然远,石坂梯田离喧嚣,山谷溪水千古流,白云绕过桃花岩。
作品描述:
华山,古称“西岳”,“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以前人们画华山多用直画面,便于表现华山高峨险峻的山势。然而,汪家芳这幅画却是横构图,他取俯视之势,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派作全景式的构图,表现了华山的宽大和郁郁葱葱的苍松。画上题诗:云起太华山,苍松见雄姿。前一句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名句,后一句则体现了画家的匠心。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女学生》构图大胆别致。画面主体是一妙龄少女,用墨浓重;而在画面一角,以线条勾勒出一名英俊男子的半张脸,简练写意,但给人一种压迫感。主体以黑色为主,局部辅以白色,背景则采用淡灰色,以黑白灰三个层次拉出空间感,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平面空间,产生了前面、后面、侧面的立体空间。这种结构造型拓展了画家绘画语言的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画家融合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艺术形式的深厚功力。此作品以写实手法为主,融入自己的绘画语言,用笔、用墨、用水随心所欲,既能水墨恣意,又兼及造像之精微。凭劲健之笔力,将笔墨水晕幻化为腴润的都市少女。
作品描述:
作品《哈雷王子》大气潇洒,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现代机车男这一题材在中国画坛很少见,而以水墨的技巧来表达,更是绝无仅有。画家用墨色渲染描绘摩托车,将工笔和水墨的技法结合在一起,既有写实的刻画,又有写意的韵味,使整幅作品极富韵律感和视觉冲击力。意、趣、形高度统一,体现了画家很高的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其构思立意之精巧,笔墨技法之高超,绝非一日之功。
作品描述:
作品《画室》是一幅很典型的融合中西方绘画特色的海派作品。作品主体描绘的是美术学院人体画课堂的场景。几位学生错落地围在裸体女模周围,或站或坐,聚精会神地进行写生创作。整幅作品虽然是以水墨为主,但是其中融汇了众多西方画的技巧及表达方式。在构图上,女模特不合常规透视法的呈现是近代西方立体主义的语言;在表达技巧上,以写意的线条为主,学生、画架、画笔的描绘,深得西方印象派的精髓;在色彩上,以黑、白、灰来渲染气氛,但在黑白灰中,大胆吸纳西方画的色彩元素,辅以明亮的蓝色与黄色,使得整幅画作极具灵动的现代气息。这些西画的光影色彩、素描排线、布局构图,精巧地统一在水墨之中,充分展现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艺术精神。
作品描述:
作品《哈雷公主》是《哈雷王子》的姊妹篇。延续了中西合璧的“水墨写实”的绘画风格。画家用笔墨线条以及光影效果,将摩托车强悍的金属质感和少女柔美的身躯,描绘地栩栩如生,以鲜明的对比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将对象的结构、色彩、明暗融合在中国水墨之中的绘画语言,既有别于西方的写实理念,又有别于以往水墨写生的技法,实乃中西方绘画艺术交融创新后的产物。
作品描述:
《人象》是一张充满异域风情的作品。画作主体描绘的是骑大象的印度人穿行在古城之中。其构图虚实相宜,很有层次感。前部主体画面,以西方写实的光影技巧,将骑象人、盛装的大象刻画地栩栩如生,尤其是大象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在传统中国画中是不可想象的。而后部的背景画面,以西方素描的线条融合写意的技法,描绘了若隐若现的古典建筑群。而在色彩上,以黑白灰为主,大胆搭配西画的色彩元素,辅以明亮的红黄蓝。整幅画作前实后虚,色彩个性,强烈的视觉对比,使得画中人物和大象有种呼之欲出的跳跃感。
作品描述:
《武松打虎》是一幅戏剧人物画。作品的构图深受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三角构图的影响。画作中武松一手摁住虎头,一手捏住虎尾,他的身躯和老虎的身体,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给人以一种稳定感,而武松打虎是一个动态的场景,把一个动态的瞬间定格在一个稳定的结构中,使得画作迸发出强烈地艺术感染力。整幅作品笔墨渲染到位,写实功力油然纸上。画家对戏剧的热爱,赋予了作品无比的灵动性和鲜活感。
作品描述:
《秋江》描绘的是同名川剧曲目的经典场景——陈姑赶潘。戏剧人物画是一种动态美的展示。这需要画家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很强的速写功底。画家通过简练的笔墨惟妙惟肖地把作品主体——白胡子艄公和持浮尘少女的“唱”、“念”、“做”、“打”,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并将西画造型、明暗、光线、色彩、质感、构成等艺术手法融会贯通,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舞台戏曲表演的瞬间,让观者能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形神兼备之美。
作品描述:
《茫然》的作者主张“有限度地和以往具象写实拉开距离”,用个性化的人物水墨语言,把人体结构和变化融化在笔中。这幅作品的主体——低头沉思的红衣少女以淡墨出笔,通过淡墨水渍之间丰富的层次,展示少女的柔美、飘逸、淡雅。而背景灯,以浓墨出笔,突显金属的质感,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整幅作品充满了灵动和抒情,展现了都市少女的活力,同时又给人一种淡逸的宁静之美,值得反复品味。
作品描述:
画家在《秋景》中对人物结构的把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整幅作品的线条非常轻松,用笔用墨收放自如。柠檬黄的靓丽色彩和黑白灰的传统水墨色彩,和谐融洽,让人耳目一新。黄色不仅出现在少女的衣服上,同时还出现在了背景上,明快的色彩,带给人愉悦的视觉享受。整幅作品体现了画家与时俱进的观念,大胆吸纳西方色彩元素,使其水墨人物呈现出靓丽魅人的都市风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品描述:
作品《互补系列二》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黑色、蓝色、白色和灰色4种颜色构成的各种粗细线条和大小块面,相互重叠又穿插缠绕。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会产生不同的绘画语言,丰富多样,就像大千世界,变幻无极,使不同的观众产生不同的想像。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周长江的抽象艺术来自于他对艺术形式的敏感和新锐,以及对具像艺术的更新能力。从具像油画到抽象艺术显示了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天赋。这是周长江创作的“互补”系列中的一幅,他在构图中抽掉了具体可以辨认过渡的语言,没有具体的形象。替代的是色彩的互补,点线面的布局和构衡,艳丽的色彩,明快的节奏,互补的线条和快面,犹如音乐中的变奏曲,使人感受到愉悦和欢畅的心情。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此篇将进酒,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书法家的行笔劲爽有力,书写工整,却又有挥洒自如,一气呵成之态,字形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与文章中忧愤深广情感相辅相成。 “复”字笔力凝致,气势纵横,雄伟壮观,翰墨淋漓,朴鲁疏狂,自出机杼。笔下龙飞凤舞,线条节奏明快,具有音乐般的美妙乐章。“倾”字笔落中锋,墨满挥发,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墨丝联结流畅,酣畅淋漓,节奏鲜明。
作品描述:
戴小京———著名“海派”书法代表人之一。他的书法洒脱灵动,意态从容,隽秀之中又颇有阳刚之气,更是有着书法里极其宝贵的严谨态度。这篇《李白送杨仙人归嵩山》恰恰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通篇字距有隙,间有清闲,既表现了儒家的坚毅,果敢,也体现了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字间起承转合排列极其丰富又富有节奏感,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蒲”字沾墨挥毫,饱满润厚,点画浓重,力透纸背,但其间交接清晰,连丝自然,重按轻提的笔法使其疏淡有序,运笔了然于胸,挥洒自如。“陽”字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不得不说其书法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作品描述:
此篇行书善于改造笔画形态,变直为弧线,减小方折顿挫,显得更加流动。转笔时轻盈,粗笔时重按,“为”、“无”、“便”等字起笔形成纤丝,收笔向上翻挑与次笔交相呼应,一气呵成,生动活泼。“钱”字表现力丰富多变,姿态优美,善于用勾丝连线代替收笔和起笔,书法便携,动感鲜明,浑然天成,易于辨识。整幅作品优雅连贯,潇洒惬意,表现出书法家对所写作品的理解意境,正如所写“可成地上神仙”。
作品描述:
这篇行书对联笔画中常常用虚,墨干时用笔稍快,下笔重时略慢,虚实结合,行书结合楷书其书法丰腴劲秀,整个作品是一个方正的整体,但每个字都有流动的气势,特别是用墨虽浓,但灵活不滞后,整体看上去工整平淡,但细看每个字令人回味无穷。例如“莺”字,第一笔下笔重,然行笔流畅,随后笔画渐细,如丝如连,笔锋力道意境及气势尽显,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黄鹂,如画如字。
作品描述:
此篇作品笔力凝致,气势纵横,八面出锋,节奏强劲,翰墨淋漓,挥斥方遒之感跃然纸上。开篇“獨”字“犭”部分浓墨重勾、苍劲有力,豪气万丈,右边这横折钩就像强劲的弩,坚挺的竹。奠定整篇的浑厚大气,豪迈之气油然而生。紧接着,“百舸争流”四字如行云流水,似乎就像船只跃然纸上,飘忽不定,争相向前,对诗中的豪放之气起到推助作用。整篇墨色相宜,浓中有淡,湿中有干,铁划银勾,刚柔相济。整篇虽个体不一,各有特色,却交相呼应,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具有别样风采。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本画作刻画了秋日湖边风吹树浪之景,作者笔法丰富,有力度或通过浸润凝重的手法,体现出树浪翻涌或枯涩快疾刻画房屋及几棵树,构图完整简单,淡墨施以淡彩晕染远处和水面,浓墨工笔重彩加大了树林张力,体现出秋风涌动,细致刻画了轻舟的线条结构 写意与工笔结合,体现了作者深沉开阔又不失豪放的胸襟,融情于景,淡泊开怀。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本画营造了山野间瀑布直流,云吞雾幕,瀑布下水流潺潺,江南秋景跃然纸上,运用了点墨手法构造树叶的立体感,摇曳感,以“线”的形式 体现了山石的纹理和崎岖,勾勒了湖水的流动荡漾,突出了细节的描写,瀑布一涌而下,苍劲有力,雄浑生姿,组石有序,质感有别,线条流畅,设计意境盎然,体现了作者胸怀的天地,在江南惬意舒适的氛围中。作者也超然物外,平静清幽。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作品描述: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